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落地,浦东人形机器人产业不断加速
上观新闻,Mon May 12 2025 11:14:16 GMT+0800 (China Standard Time)
2015年从张江孵化器起步的傅利叶,如今产品已经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日,在傅利叶十周年庆典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行了“具身智能康复港”揭牌仪式,双方将携手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
立足康养,傅利叶迈向下一个十年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已逐步走到公众眼前。然而,“能跑能跳”绝非人形机器人的成长终点,“能干活”才是验证具身智能商业化发展的关键标准。
近日,在上海产业圈里一份关于新兴产业链背后“八大赋能者”名单悄然传开。其中,傅利叶赫然在列。傅利叶的赋能效应是:不满足于只做“体育生”,而是致力于集齐运动控制、人机交互和通用作业三种能力,并在行业首倡人形机器人“产品六边形”标准。
“要能做出真正帮助人类生活的机器人产品。”十年前,带领着几个人、几台设备来到浦东创业的顾捷,就怀揣着“用机器人科技赋能人类生活”的梦想,随后的每一步都以此为基础。
2015年成立之初,傅利叶就选择了康复机器人作为起点,专注于轻量化康复外骨骼的研发,让残奥冠军姚芳重新站立起来;2020年起,傅利叶开始投入研发执行器;2021年,各种形态的本体机器人相继问世;2022年,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原型机诞生;2023年,傅利叶正式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具备与成年人相似的外观结构设计和流畅的人机交互能力;2024年,第二代产品gr-2推出;2025年,开源数据集及开源机器人产品fourier n1相继推出,标志着傅利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快速迭代与开放决心。
“我们始终敢于去创新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并真正推动应用落地。底气来自于哪里?是我们一直在坚持探索技术与场景的交汇点,敢为人先,去定义新的产品价值。”公司创始人兼ceo顾捷说。
用务实的创新才能打破具身智能商业化的困境。傅利叶用十年的探索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产品在全球进驻3000多家终端医院,拥有近300个遍布全国各地级市、社区、乡镇卫生院的科室案例,覆盖患者人数超百万。
傅利叶的赋能探索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上海大学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李静教授表示,傅利叶在康养领域积累了十年的软硬件基础,未来有望让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更快和更具有价值。“同时,我们也在与傅利叶加强合作,利用傅利叶机器人本体结合我们在工业上的经验,去实现具身操作大模型的落地。”
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落地浦东
在“傅利叶具身智能宇宙”里,机器人有“温度”的交互、还能更“生动”的理解,更“主动”的执行。探索、赋能需要场景,而浦东也做好了承接的准备,让从浦东张江成长起来的这家科创企业,有更广阔的空间去释放科技创新的效能。
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行了“具身智能康复港”揭牌仪式,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复医疗场景的应用标准建设、康复方案共创、科研攻关等展开全面合作,携手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
未来在这个示范基地内,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将不是一个冰冷的设备,而是能适应、陪伴、共情的机器人。机器人不仅能读懂语言、表情、动作,甚至情绪。“这是我们研发投入、产品创新的核心指引,傅利叶将从硬件制造、医疗级质量验证到长期耐用性等全面探索。”顾捷说。
具身智能的时代浪潮,正在孕育一个从无到有、从想象走向现实的万亿级产业。这样的新生态,也需要跨行业、跨场景、跨领域的伙伴,一起打破壁垒、共建共创。傅利叶与同济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开展联合研发、人才培养与场景共建,加速先进技术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此外,傅利叶还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和产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浦东人形机器人产业不断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八大赋能者”名单中,还有另外两家来自浦东的机器人企业——微创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
微创机器人,其图迈腔镜机器人是打破美国“达芬奇”垄断的首个国产四臂手术机器人。就在上个月,图迈远程腔镜手术机器人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远程手术机器人产品。这也意味着,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在远程能力上已领先于“达芬奇”,真正迈过远程手术商业化门槛。
目前,微创机器人除了站稳腔镜、骨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国内综合市占率第一位置之外,其在海外市场的用户量仅次于“达芬奇”。此外,微创机器人已在亚洲、美洲、非洲的多个国家辅助完成300多例5g远程手术,最远手术距离近1.3万公里。
年轻的智元机器人创办于2023年2月,今年1月已下线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亿元销售基础上,预计今年智元机器人销售将达8亿元。
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新动作不断,3月,接连发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能骑自行车的双足人形机器人灵犀x2;4月,发布了行业首款面向具身智能开发者的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其后发布并开源基于仿真功能的模型评测和验证工具genie sim benchmark,整体研发呈现加速态势。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浦东正加速布局这一赛道。目前,浦东已集聚超百家机器人生态企业,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设创新平台等方式,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依托张江机器人谷、模力社区等重点园区,浦东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场景落地,并通过政策支持、开放应用场景等举措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助力产业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