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基金董事长再换人!和华安基金的合并大戏何时上演?

独角金融,2025-04-28 18:17:22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继4月11日国泰海通证券(601211.SH)完成合并重组,A股简称正式更名为“国泰海通”后,旗下基金公司也迎来人事调整。近日海富通基金发布了一则董事长变更公告,路颖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长职务,国泰海通副总裁谢乐斌接任董事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路颖任职时间才7个多月,2024年9月2日刚接棒退休的前任董事长杨仓兵,此前曾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根据多家媒体消息,路颖已经接任国泰海通研究所所长,重回券商研究领域。

国泰海通合并之后,目前控股两家公募基金公司,对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均持股51%,市场关于两家公募机构合并的讨论比较多,华安基金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是海富通基金的4倍有余,但海富通基金拥有含金量很高的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管理资格,是“大吞小”还是“蛇吞象”,还不好说。

1

董事长7个月内再换人,

接任者为国泰海通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路颖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7年加入海通证券,从事批发与零售贸易行业研究,历任研究所分析师、研究所行业部负责人、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曾掌舵海通证券研究所长达10年,在海通证券任职时间则长达20年以上。

在研究所期间,路颖负责机构业务板块,推动公司在卖方研究、机构客户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多次在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等权威评选中排名前列,成为国内顶尖卖方研究团队之一。

2005-2014年,连续十年在新财富评选中获得批发与零售贸易行业“最佳分析师”称号,其中2008-2014年连续七年为第一名,因此荣获“白金分析师”之称。2016年,路颖成为新财富评选史上第一位同时斩获“白金分析师”和“杰出研究领袖”两项大奖得主,还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近两年路颖的职位变动比较频繁。2023年12月,路颖担任海通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24年1月,路颖任海通资管董事长;2024年9月,海富通基金宣告原董事长杨仓兵退休,路颖接任董事长一职。



图源:罐头图库

随着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出炉。本次合并由国泰君安主导,国泰海通董事长是原国泰君安董事长,公司高管也多是原国泰君安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路颖重回卖方市场,锁定国泰海通首任研究所所长的位置,成为这场人事变革中的大赢家。

4月14日,“央广财经”已确认了路颖将出任国泰海通证券首任研究所所长的消息,路颖也对此做出了回应,称组织上已经离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路颖已于4月6日在国泰海通登记。

海富通基金新任董事长谢乐斌来自原国泰君安证券,曾先后担任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常务董事,国泰君安稽核审计部(沪)副总经理、稽核审计总部副总经理、稽核审计总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稽核审计总部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副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兼营运总监、首席风险官,投行事业部总裁、执行委员会主任。

2021年6月28日起担任国泰君安副总裁,现任国泰海通副总裁。根据中证协信息,自2004年7月起,谢乐斌便在国泰君安登记,任职时间达到20年。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人事调整是为了下一阶段推进基金公司整合,由国泰君安背景的高层出任,或许要比研究背景的高层更有利于调和各方利益。

2

手持3张“王牌”牌照,

能否实现“蛇吞象”?

证监会2022年5月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一参一控一牌”新规正式落地,即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张公募牌照。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之后,旗下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及持牌公募机构或将面临洗牌。

两家证券公司合并之前,国泰君安持有华安基金51%股权。2023年9月,国泰君安与安联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由国泰君安收购安联集团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49%的股权,目前国联安基金股权变更的申请仍在等待证监会受理。

海通证券持有海富通基金51%股权,参股富国基金27.775%股权。

除此之外,两家券商还分别持有一张资管牌照——国泰君安资管、海富通资管。

也就是说,合并之后的国泰海通证券,目前控股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参股国联安基金、富国基金,同时还持有两张资管牌照,“一参一控一牌”均超标。

市场对于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方案比较关注。其中最大的猜测是,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将参照股东合并,也整合为一家基金公司。



图源:罐头图库

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6月,是“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合计7192.69亿元,在全部基金公司中排名14位,其中非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合计4164.32亿元,排在第13位。

海富通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合计1716.21亿元,行业排名40位,非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246.28亿元,行业排名37位。

两者体量相差较大,华安基金是海富通基金的4倍有余。

海富通基金也有自己的优势,为首批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此前国泰证券、法国巴黎资产管理BE控股公司分别持有51%、49%股权,外资股东背景可带来国际化视角。

2005年8月,海富通基金拿到了企业年金投资人管理资格,已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年金投资管理服务。截至目前,国内共有22家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其中包括11家基金公司。

根据人社部披露的2024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富通基金管理的企业年金组合数共104个,管理规模为762亿元。

2010年12月,海富通基金拿到了社保基金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牌照,管理多个不同投资策略的委托投资组合,海富通的优势在于,以固收投资和量化对冲为核心竞争力,契合社保基金对于稳健收益的需求。目前社保基金境内管理人仅18家,包括16家公募基金公司和2家券商。华安基金曾三次申请该牌照但都未入选。

海富通基金未披露相关规模数据,但从其他公募基金披露的情况来看,社保基金在海富通的资产管理规模中占比不小。

2016年12月,海富通基金还获得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人资格,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共21家,包括14家基金公司。

海富通基金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同时拥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保险资金、专户理财、投资咨询及海外业务等牌照的公募机构。

从基金管理规模及近年来发展情况来看,华安基金拥有较大优势,市场上有关“大吞小”的声音更多,但海富通基金在各项业务资格牌照方面更全,尤其是华安基金缺少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三张“王牌”牌照。



图源:罐头图库

沈萌认为,两家基金公司各有优势,通过出售来实现“一参一控”的可能性不大,两者合并更符合整体利益。虽然华安基金规模更大,但拥有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基金等管理资格的含金量更高,而且基金整体规模大并不代表单支基金实力更强,因为基金规模和基金数量有关,所以两者合并的主体会选择能够最大化两者优势的方案,假如被合并会影响到社保、年金、养老金的管理资格,那么不排除海富通成为合并主体,实现“蛇吞象”。

在4月14日国泰海通证券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朱健表示,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在一年内指定并上报子公司整合的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表。系统谋划、适时推动解决本次吸收合并导致的子公司同业竞争、一参一控等问题,稳妥有序完成整合工作。

除了海富通基金之外,国泰海通旗下资管公司也迎来人事调整。4月24日,海通资管发布公告,陶耿于4月22日接棒路颖担任海通资管董事长。4月26日,国泰君安资管发布公告,陶耿自4月25日起担任国泰君安资管董事长,谢乐斌因工作调整卸任董事长职务。

陶耿此前在中国银行、人民银行、上海证监局、光大保德信基金任职,目前同时担任国泰君安资管、海通资管董事长,为两家资管公司后期的合并猜想添加了佐证。

3

债基规模占比过半,

混合基金三年缩水215亿

近几年海富通基金管理规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716.21亿元,同比增长4.22%,在基金公司中排名40位,排名较上年同期下降2位。其中,非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246.28亿元,排在第37位。

从产品结构来看,存在债强股弱的问题,2025年一季度末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971.66亿元、469.93亿元,合计占总规模的比例为83.4%。尤其是债券基金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占全部基金规模的56.62%。

与之相对的是,混合基金规模连续下降,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为174.54亿元,同比下降14.39%,三年缩水215.09亿元。



来源:天天基金网

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为规模最大的一只混合基金,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尤其是近6个月净值下跌9.84%,远低于同类平均-0.7%。长期业绩下滑之下,产品规模也大幅缩水,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为33.79亿元,相较2021年末峰值175.25亿元缩水80.72%。



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阶段涨幅 来源:天天基金网

基金经理周雪军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70.66亿元,但今年以来现任基金业绩排名全部处在行业下游。

股票型基金规模更小,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净值合计79.22亿元,占比4.62%,规模最大的为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A/C份额规模合计3.37亿元。

主动权益基金是基金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和核心竞争力体现,也是品牌价值与市场地位的基石。海富通基金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的缺失,或将导致其收入下降、品牌边缘化,并削弱其在复杂市场中的竞争力。

背靠头部券商海通证券,海富通基金看起来并不擅长主动权益投资。不过近年来其在ETF方面取得了不俗业绩。2024年是被动基金扩张大年,多家基金公司被动基金尤其是ETF在下半年迎来规模大涨,海富通基金也不例外。



图源:罐头图库

海富通基金在ETF领域布局较晚,但近年来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创新策略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非货币ETF资产净值合计540.85亿元,相较四年前的31.72亿元翻了16倍,在基金公司中排在第17位。单是2024年四季度规模就增长了100亿元,环比增幅24%。

在部分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比如短融、城投债等,单只产品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

不过ETF头部效应明显,宽基ETF对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对收入及利润的贡献度则没那么大,主要依靠规模效应。

近几年海富通基金营收及利润呈下降趋势,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8亿元、12.94亿元、11.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4.57亿元、4.17亿元。

新任董事长谢乐斌面临的压力不小,一方面要提升产品业绩、公司营收及利润,另一方面还要为公司未来的整合做规划、平衡各方面利益。

你认为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是否会合并?谁将吞并谁?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