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网红」高俅:此人不火,天理难容!
凌归若,2025-04-27 13:18:40
文/ 王玄陵
高俅挨了不少骂,但平心而论,他没做什么坏事。
如果要在高俅身上打标签,那么,排在最前面的标签不会是“恶人”,而是“草根逆袭”、“成功人士”。
古人之所以骂高俅,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一个踢球的混混当了太尉,是可忍孰不可忍。
古代文人,将这样的逆袭称作“幸进”——以非正规渠道谋取政治高位,这是对读书人最大的不公平。说白了,就是酸葡萄心理。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网红主播,因为粉丝量巨大而走上仕途,最后混上了相当于「太尉」的高位,尔等会作何感想?
一
高俅就是大宋朝的「第一网红」。
什么叫网红?网红就是投机取巧,不务正业。
什么叫正业?对于我们来说,从政经商是正业,当牛马也是正业;对于大宋子民来说,士农工商是正业,给有钱人当奴才也是正业。
不管在什么时候,正业都是两极化的,要么是极有门槛,要么是极没前途。
对于普通人来讲,务正业是朝廷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个人发展的需求。
所以历朝历代,真正实现草根逆袭的人,大都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
门槛高的我够不上,没前途的不适合我,所以,我就去走当下最热门的捷径。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当下最热门的捷径就是当网红;而对于高俅来说,当下最热门的捷径就是当「帮闲」。
网红是经济高速发展之下,社会走向泛娱乐化的产物,是个人自我放大与自我实现的一条捷径。所以,当网红是有门槛的,你至少要有一技之长,最不济也得有个噱头。
「帮闲」其实也差不多,「帮闲」是东京汴梁的特殊产物,在N线城市郓城,你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所谓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达官贵人多,有钱的富人那就更多了。
对于有钱人来说,花钱,也就成了一种负担。钱太多了,怎么花钱花的最爽,也就成了一门学问。
帮闲,就是帮着有钱有闲的人寻欢作乐、散财使钱的。
可想而知,「帮闲」的门槛一点都不比现在的网红低,你如果身上没有两把刷子,有钱人凭什么搭理你。
二
事实上,有钱人对于一个高级「帮闲」的要求,要远高于“家人们”对于网红的要求。
毕竟,网红是面向大众的,而直播间的“家人们”不管有没有钱,至少都是你的「家人」,正所谓“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嘛。
可「帮闲」就一样了,他们服务都是高端客户,伺候的都是有钱人。所以,想要有钱人带着你玩,只有两把刷子那是不够的。
用销售培训的话术来说,你要尽可能的拓宽自己的眼界,掌握各种类型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上流社会的礼仪与喜好,提升自己的个人综合素质。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口好的口才,要知道如何打动有钱人的内心。
了解了什么叫「帮闲」,我们再来看看高俅都掌握了那些专业技能,原文是这样介绍的:
“(高俅)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
宋代的娱乐方式,相比于现代来说还是匮乏的,可高俅对于有钱人喜好的那些东西,基本上可以说是无一不通。
由于他踢毬踢得好,还踢出了一个“高毬”的绰号,这就相当于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艺名。圈子里一有踢毬的活动,别人就能想到“高毬”的大名。
后来,踢毬踢成了人上人,干脆就改名为高俅。这像不像有些网红火了之后,直接将知名度最高的网名改成真名。
而且,高俅身上没有作为一名高级「帮闲」的道德障碍,“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一个人太要脸、太讲良心道德,往往干不了这种走捷径的事儿。
就好像一个专业的历史学者,本着审慎负责的态度,一板一眼的普及历史知识,这样的人很难成为网红。
而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靠着哗众取宠,迎合“家人们”的喜好,对历史进行各种夸张戏说,反而能在圈子里取得一席之地。
三
最最难得的是,作为底层出身的高俅,通过「帮闲」这一人人唾弃的风口职业,为自己拓展了强大的人脉网络。
通过他的人脉网,他能和当时帝都最显贵的人群建立直接联系,如苏学士、王晋卿、端王赵佶等。
这就好比说,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大网红,在出名以后,得到了重要领导人的接见,或者成为某某省市的形象代言人。
试问,这么牛的一个人,如果他都不能成功,那还有天理吗?
这么牛的一个人,如果他都不能草根逆袭,那风口还是风口、捷径还是捷径吗?
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也是符合人性自然的,别说放到大宋朝,即便是放到现在,高俅也绝对是个超级网红。
你想一想,一个阳光帅气、口才一流的年轻人,吹拉弹唱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晓,爱运动还会武术,能高雅还能三俗,又踢得一脚好足球,这样的人可能不火吗?
别的不说,就拿宋江做个比较。
一个人成功肯定是有道理的,宋江和高俅本质上是一类人,都是那种高不成、低不就,喜欢走捷径的人。
你别看高俅是“破落户”,而宋江是地主家的孩子,可作为“网红”界的一份子,宋江的个人综合素质比高俅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宋江身上有的优点,高俅基本上都具备,而高俅身上的超级网红特质,宋江大部分都是没有的。
高俅是个帅哥,宋江是个黑矮子;高俅满嘴跑段子,宋江满嘴是仁义道德;高俅满身才艺,宋江毫无情趣;高俅没有道德包袱,宋江总是一本正经;高俅能高雅又能三俗,宋江懂点高雅却又不高级;高俅身在帝都,宋江在N线城市郓城;高俅的圈子里是达官显贵,宋江在郓城县令面前都抬不起头......
相比较之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个可以当上太尉,而另一个只能落草为寇了。
四
高俅谈笑之间,可以实现阶级飞跃;而宋江只能拿命去搏,拿兄弟们的命去换前程,苦哈哈的走忠臣孝子的老路子。
《水浒传》出于故事的需要以及古代文人对无产阶级的偏见,将高俅塑造成了“四大奸臣”之一,可即便如此,小说中的高俅也算不上什么大奸大恶。
你可以说他是小人,但是谈不上什么恶人。
毕竟,能舍下脸面走捷径、当“网红”的,不会是什么君子。
说到底,高俅就是个底层出身的俗人而已,他迫害王进是出于报复,迫害林冲是为了保住儿子的狗命,并非是出于他的本愿。
在儿子的命与下属的命之间,相信每个俗人都会选择前者,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除此以外,高俅的身上看不到什么明显劣迹,他不像蔡京那样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贪财好利。
相反,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在他身上还能看到某些闪光的地方。
比如,对于仇人杀伐决断、斩草除根、豪不留情,这一点就比王伦强得多;再比如,他还曾拒绝过杨志的贿赂。
总之,如果你排除古代文人的偏见,甚至排除道德的偏见,你能从高俅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至少你能学会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网红。